查看澄江县旅游地图 澄江县云南澄江化石群:保护远比申遗难——澄江县地图全图高清版
云南澄江化石群:保护远比申遗难
2012年7月,云南澄江化石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且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化石类自然遗产。期许已久的结果,让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陈爱林代表兴奋了好一阵子。
然而9个月后,陈爱林带着澄江化石地的保护建议来到全国两会。澄江动物化石群的科学和文化价值,申遗成功后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遗产地土地蚕食、遗产地外澄江化石的流失……这一切让陈爱林焦心不已。 “澄江化石地的岩石和化石,是距今5.3亿年前寒武纪早期地球上生命的快速多样化的见证。这一短暂的地质间隙时段中产生了几乎所有主要动物类群的起源,为学术研究开启了一个认知早寒武纪群落结构的独特窗口。”谈及科学价值,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古生物专业的陈爱林如数家珍,这里有昆明鱼、云南虫、奇虾等各种动物的化石。 “国家有关部门和云南省地方政府投入近2亿元资金进行保护,关停了保护区周边的采矿点,恢复了部分植被。”尽管如此,遗产保护和科学利用依然困难重重。 2000年后,科研人员在昆明西山区、安宁市等地相继发现澄江化石出露。“研究人员采集过后,当地农民也私自采挖,网上售卖的澄江化石产地都标明采自昆明、海口、安宁等地,有的甚至走私到海外。” 让陈爱林更为着急的是,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产权不统一,面临土地蚕食、扩耕等问题,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面临威胁。“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级别低,云南省内重要寒武纪化石点的保护难以统筹。” 申遗成功后,大量游客慕名而至,“现有的展示设施难以满足需要。化石标本也没有指定保管机构,研究单位采集标本的保存现状和去向无法追踪管理。澄江化石地世界遗产亟待加强研究和展示。”在陈爱林看来,澄江化石地的科学发展还需借助科技之力,“建议创建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设立澄江化石研究专项,并对相关单位保管的澄江化石标本建立共享信息库”。 同时,陈爱林希望申遗后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得以更好诠释,“澄江化石地的科学意义应该列入教科书中,建议把澄江化石的展示列入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常备项目”。 (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 刘垠) [责任编辑:吴劲珉] |
上一篇:云南澄江化石地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下一篇:以旅游二次创业为重要战略契机 澄江县再度发力,导购,综合点评 |